周围神经病是什么

2.56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周围神经病是指周围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可能由糖尿病、感染、中毒、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需通过神经传导检查、血液检测等方式确诊,治疗包括病因控制、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

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长期高血糖损害神经微血管,导致肢体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严重时出现肌无力。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改善代谢,或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疼痛。需严格控糖并定期筛查足部溃疡。

2、感染相关性神经病

莱姆病、HIV等病原体直接侵袭神经,表现为单侧肢体灼痛或感觉减退。需针对病原体使用多西环素胶囊或抗病毒药物,辅以维生素B1注射液营养神经。早期抗感染治疗可减少后遗症。

3、中毒性神经损害

酒精、化疗药物等毒素累积引发手脚套样感觉缺失,伴自主神经症状如便秘。应立即停止接触毒物,使用硫辛酸注射液抗氧化,结合丙戊酸钠片稳定神经膜电位。戒酒患者需补充维生素B族。

4、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基因突变导致髓鞘形成异常,儿童期起病可见弓形足、步态不稳。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巴氯芬片缓解肌痉挛,配合踝足矫形器改善运动功能。基因检测可明确分型指导生育咨询。

5、免疫介导性神经炎

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疾病急性发作,出现上升性瘫痪伴呼吸肌麻痹。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后期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修复。重症需监护呼吸功能。

周围神经病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鱼类、蛋类,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代谢负担。适度进行水中运动或平衡训练,穿着宽松鞋袜预防皮肤损伤。定期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合并糖尿病者每日检查足部。出现新发肌无力或感觉障碍加重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