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里干疼怎么办

4.76万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子里干疼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刺激性环境、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鼻子里干疼通常由干燥环境、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维生素缺乏、鼻腔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鼻腔湿润

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鼻腔干燥。在干燥季节或空调房内,湿度较低容易导致鼻黏膜水分流失,引发干疼。可在卧室放置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之间。也可在鼻腔内涂抹少量凡士林或无刺激性的医用石蜡油,帮助锁住水分。避免频繁挖鼻,减少对鼻黏膜的机械刺激。

2、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或自制温盐水冲洗鼻腔能清除分泌物和致敏原。将9克无碘盐溶解在1000毫升温开水中配制成生理盐水,用洗鼻壶或喷雾器进行冲洗。这种方法能湿润鼻腔黏膜,缓解干疼症状,同时减少炎症反应。每日可进行1-2次,但水温应接近体温,避免过冷过热刺激鼻黏膜。

3、避免刺激性环境

远离粉尘、烟雾、化学气味等刺激性物质可预防鼻腔干疼加重。在雾霾天气或粉尘较多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防护口罩。室内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香水。吸烟者应戒烟,二手烟也会加剧鼻腔干燥。冬季外出时可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

4、遵医嘱用药

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腔干疼,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等抗过敏药物。细菌感染时可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鼻液。维生素A缺乏导致的黏膜干燥可补充维生素A软胶囊。使用药物前应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加重症状。激素类鼻喷剂不宜长期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5、及时就医

若鼻腔干疼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鼻出血、脓性分泌物、头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医生可通过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状况,必要时进行鼻窦CT检查。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或慢性鼻窦炎可能需手术治疗。特殊情况下,干燥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也会表现为顽固性鼻腔干燥,需风湿免疫科进一步诊治。

日常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等,有助于维持黏膜健康。冬季可使用温热毛巾敷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用力擤鼻,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若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建议记录症状特点及诱发因素,就诊时供医生参考。长期处于干燥环境者,可定期进行鼻腔护理,预防干疼症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