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7934次浏览

何洁 副主任医师

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非感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常见过敏原有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可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两类。

1、遗传因素

过敏性鼻炎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若患有过敏性疾病,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这类患者通常伴有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升高,鼻腔黏膜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强。治疗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2、环境过敏原

花粉、尘螨、霉菌孢子等吸入性过敏原是主要诱因,其中尘螨致敏率最高。患者接触后数分钟内即出现鼻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连续打喷嚏和大量清涕。建议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套,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

3、空气污染刺激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氮、工业排放颗粒物等污染物会破坏鼻黏膜屏障功能,增加过敏反应风险。这类患者常伴有眼部充血和咽喉异物感,需减少雾霾天外出,必要时佩戴防尘口罩,可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抗炎治疗。

4、职业性致敏

长期接触面粉、木材粉尘、乳胶等职业性过敏原易导致慢性鼻黏膜炎症,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和嗅觉减退。此类患者需改善工作防护措施,症状严重时需考虑岗位调整,可短期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5、免疫调节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辅助性T细胞2型免疫应答优势,导致白介素4和白介素5过度分泌,引发嗜酸性粒细胞聚集。这类情况多伴随过敏性结膜炎或哮喘,需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和奥马珠单抗注射液。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饲养宠物。饮食上减少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加强维生素C和维生素D补充以调节免疫功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喘息、胸闷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