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挖耳朵一般不会直接挖到耳膜,但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外耳道或鼓膜。耳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正常掏耳时工具难以触及,但用力过猛、工具过深或突然移动可能导致意外伤害。
使用棉签等工具清洁外耳道时,通常仅能清除外耳道口附近的耳垢。外耳道呈弯曲结构,棉签顶端多数情况下会被耳道软骨部阻挡,无法抵达鼓膜区域。正确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向深处用力,可降低风险。耳垢具有自洁功能,多数人无须频繁掏耳,耳垢过多时可选择滴耳液软化后自然排出。
若掏耳时出现剧烈疼痛、听力下降或出血,可能已造成外耳道皮肤破损甚至鼓膜穿孔。使用尖锐工具如发卡、牙签等非专用器具,或掏耳过程中被他人碰撞,更容易导致机械性损伤。鼓膜穿孔后可能出现耳鸣、耳闷胀感,严重时可引发中耳感染。
出现耳部不适建议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自行处理。日常清洁可用温热毛巾擦拭耳廓及外耳道口,避免频繁使用硬质掏耳工具。儿童因外耳道较短窄,家长更应避免为其掏耳,必要时由医生使用专业器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