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胃炎可通过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便常规、腹部超声等方式检查。小儿胃炎可能与饮食不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小儿胃炎的主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医生会使用细径胃镜经口进入胃部,过程中可能需局部麻醉。胃镜能清晰显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必要时可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防止误吸。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小儿胃炎的常见病因,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确诊。碳13呼气试验需空腹服用标记尿素胶囊,30分钟后吹气检测,无创且准确性高。粪便抗原检测适合婴幼儿,采集新鲜粪便样本即可。阳性结果提示需进行根除治疗。
血常规可辅助判断小儿胃炎是否合并感染或贫血。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能升高,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血红蛋白降低。采血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哭闹影响结果。若结果显示炎症指标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便常规能评估消化道出血及感染情况,尤其适用于呕吐物带血或黑便患儿。检查需采集新鲜粪便样本,避开尿液污染。隐血试验阳性提示胃黏膜出血,若检出白细胞或脓细胞可能合并肠道感染。家长需注意采集后1小时内送检,避免标本干燥影响结果。
腹部超声可排除肝胆胰等邻近器官病变引起的腹痛,适用于无法配合胃镜检查的幼儿。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医生通过探头扫描上腹部观察脏器结构。超声虽不能直接诊断胃炎,但能发现胆囊炎、胰腺炎等继发因素,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小儿胃炎检查后,家长需注意调整孩子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品。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进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日常注意餐具消毒,培养饭前洗手习惯。若孩子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复诊评估治疗效果。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帮助调节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