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反应异常、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需通过血常规、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
腹痛是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隐痛,进食后可能加重。腹痛可能与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有关,部分患儿会伴随肠鸣音亢进。家长需注意观察腹痛持续时间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热敷缓解不适。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程度加重,应及时就医。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发热时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适当补充水分,避免穿盖过厚。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反复发热超过3天,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部分患儿因肠道蠕动异常或炎症刺激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清淡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油腻饮食。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肠道功能紊乱可能表现为腹泻或便秘,腹泻多为稀糊状便,每日3-5次;便秘患儿可能2-3天未排便。家长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腹泻时选择低渣饮食,便秘时增加西梅泥、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症状持续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或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
部分患儿可能伴随乏力、精神萎靡、头痛等全身症状,体检可发现右下腹轻度压痛。这些症状通常与炎症介质释放有关,家长需保证患儿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若出现持续嗜睡、尿量减少、腹痛拒按等表现,需警惕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就医排查阑尾炎等急腹症。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期应选择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粥类,避免生冷、辛辣及高脂食物。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蒸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配合适量果蔬补充维生素。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规律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建议家长记录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淋巴结消退情况,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及时至儿科或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