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脸色发黑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微循环障碍、药物副作用、合并肝肾疾病、黑色素沉积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血糖监测、并发症筛查及对症治疗改善症状。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局部组织缺氧。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皮肤干燥、晦暗,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达格列净片等降糖药物,配合定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造成皮肤血流灌注不足,尤其常见于面颊、额头等部位。特征为皮肤呈青灰色或灰褐色,伴有四肢麻木、伤口愈合迟缓等症状。建议进行眼底检查和神经电生理评估,可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
部分降糖药如胰岛素注射液、西格列汀片可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多表现为颧骨部位对称性褐斑。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联用光敏性药物如格列吡嗪控释片。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尿素氮蓄积,肝功能障碍则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两者均可导致皮肤灰暗无光。可能伴随眼睑水肿、皮肤瘙痒等症状。需检查肾功能和肝脏超声,必要时使用复方α-酮酸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干预。
高血糖状态会刺激黑素细胞活性,形成假性黑棘皮病样改变,常见于颈部、腋窝等皱褶部位。这种色素沉着通常无须药物治疗,但需加强血糖管理,避免阳光暴晒,可外用维生素E乳膏帮助淡化色斑。
糖尿病患者出现脸色发黑时应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血糖在4.4-7.0mmol/L的理想范围。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血液循环。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眼底照相、神经传导检查等项目,早期发现并干预微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