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需要拔牙的情况主要有牙齿严重龋坏无法保留、阻生智齿引发炎症、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正畸治疗需要以及多生牙影响咬合等。
当牙齿龋坏范围过大,破坏牙体组织超过三分之二,或龋坏已导致牙根尖周炎反复发作时,通常无法通过根管治疗或修复手段保留患牙。这类患牙可能引发持续疼痛、颌骨感染,甚至成为全身感染的病灶。拔除后需考虑种植牙、固定桥或活动义齿修复。
阻生智齿是指因颌骨空间不足导致无法正常萌出的第三磨牙,常见水平阻生或倾斜阻生。这类牙齿容易引发冠周炎反复发作,表现为牙龈肿痛、张口受限,还可能造成邻牙龋坏或牙根吸收。对于反复发炎或存在邻牙损害的阻生智齿,建议预防性拔除。
重度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牙齿出现三度以上松动,咀嚼功能基本丧失。此时牙齿已无法通过牙周夹板固定等治疗维持稳定性,保留患牙反而可能加速邻牙牙槽骨破坏。拔除后需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和修复评估。
正畸治疗中为解除牙列拥挤或调整咬合关系,有时需要拔除个别健康牙齿。常见选择是第一前磨牙,因其对咀嚼功能影响较小且能提供足够间隙。拔牙正畸需严格遵循矫治方案,通常需拔除双侧对称牙齿以维持中线对齐。
多生牙是超出正常牙列数量的额外牙齿,好发于上颌前牙区。可能阻碍恒牙正常萌出,导致牙列不齐或形成含牙囊肿。通过X线检查确诊后,建议在混合牙列期尽早拔除以避免恒牙萌出障碍,拔除时机需由口腔外科医生评估。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用对侧牙齿咀嚼软食,按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术后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长期缺牙可能引起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建议3-6个月内完成修复治疗。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定期进行牙周检查和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