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一个月了还没好怎么回事

1.83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流鼻涕一个月未愈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过敏治疗、鼻窦冲洗、手术矫正等方式干预。

1、过敏性鼻炎

长期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导致鼻黏膜持续充血水肿,表现为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同时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并避免接触。

2、慢性鼻窦炎

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的鼻窦黏膜炎症,常伴随黄绿色脓涕、面部胀痛。需通过鼻内镜或CT确诊,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严重者需行鼻窦开放术。

3、鼻息肉

长期炎症刺激导致鼻腔内赘生物形成,典型症状为持续性鼻塞伴黏稠鼻涕。小息肉可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生长,较大息肉需行鼻内镜下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或外伤导致的鼻腔结构异常,可能引起单侧长期流涕伴呼吸不畅。轻度偏曲可用鼻用减充血剂缓解,显著影响通气功能者需手术矫正,常见术式为鼻中隔成形术。

5、环境刺激

长期处于干燥、粉尘或化学气体环境中,可能引发非特异性鼻炎。建议使用空气加湿器,佩戴防尘口罩,每日用海盐水喷雾清洁鼻腔,避免用力擤鼻造成黏膜损伤。

持续流涕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若保守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血性分泌物,需及时至耳鼻喉科完善鼻内镜、鼻窦CT等检查。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进行防止引发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