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梅毒不会通过遗传方式传播给下一代,但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或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梅毒影响胎儿的主要途径。若孕妇患有未经治疗的梅毒,梅毒螺旋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导致先天性梅毒。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随着胎盘发育成熟,病原体更易穿透胎盘屏障。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早产或新生儿先天畸形。孕期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传播概率,青霉素是首选药物,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病灶分泌物而感染,这属于围产期传播而非遗传。哺乳通常不会传播梅毒螺旋体,但乳头皲裂或出血时存在理论风险。建议所有孕妇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阳性者需完成全程治疗并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分娩后新生儿也需接受专业评估与预防性治疗。
梅毒属于后天获得性疾病,不存在基因遗传机制。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关键在于孕前筛查与孕期规范管理。建议备孕女性进行传染病筛查,确诊梅毒者应在治愈后再考虑妊娠。孕期发现感染需立即接受青霉素治疗,并避免高风险性行为防止再感染。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体格检查与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必要时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