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小便有泡泡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与疾病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尿液冲击力、尿液浓缩、蛋白尿、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肾病等。建议观察泡泡持续时间并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排尿时尿液冲击水面会产生短暂泡沫,这种泡沫通常较大且快速消散。男性站立排尿因重力作用更易出现,与疾病无关。保持正常饮水量即可,无须特殊处理。
饮水不足或大量出汗会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代谢废物浓度增高形成细小泡沫。泡沫量少且静置30分钟内消失属于生理现象。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形成持久不散的细小泡沫。可能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有关,常伴随眼睑浮肿、下肢水肿。需进行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临床常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膀胱炎或尿道炎会导致尿液中混入炎性分泌物,形成泡沫并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大肠杆菌感染常见,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需保持会阴清洁。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损伤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现泡沫尿且伴有多饮多食。需监测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使用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必要时联合缬沙坦胶囊保护肾功能。
日常应注意观察泡沫尿是否持续超过24小时,是否伴随水肿、血尿等症状。记录排尿频率和尿量变化,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筛查糖尿病和高血压。出现泡沫尿合并体重下降或血压升高时需及时就诊肾内科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