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小儿肛裂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局部清洁、温水坐浴、使用润滑剂、培养排便习惯等。肛裂可能与排便困难、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疼痛、便血等症状。
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可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对食物的耐受性,出现腹胀等不适时可减少纤维摄入量。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后轻轻拍干,必要时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家长需帮助年幼儿童完成清洁,防止因疼痛抗拒清洁导致继发感染。
将37-40℃温水倒入清洁容器,水位不超过10厘米,每日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坐浴能缓解括约肌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家长需全程监护防止烫伤,坐浴后及时擦干皮肤。
排便前可在肛门周围涂抹凡士林或液体石蜡,降低粪便通过时的摩擦力。避免使用含麻醉成分的制剂,防止掩盖病情进展。家长应选择儿童专用无刺激产品,使用前测试皮肤耐受性。
建立每日固定时间排便的规律,饭后15-30分钟利用胃结肠反射诱导便意。为儿童准备高度合适的脚踏凳,保持膝关节高于髋关节的排便体位。家长需耐心引导,避免催促或责备增加心理压力。
实施非药物治疗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症状变化,若持续便血、排便困难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鼓励儿童进行适量活动促进肠蠕动,避免久坐压迫肛门。夜间睡眠时可选择侧卧位减轻肛周压力,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