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子闻不到气味可能与嗅觉神经损伤、鼻腔阻塞、病毒感染、头部外伤、慢性鼻窦炎等因素有关。嗅觉障碍通常表现为嗅觉减退或完全丧失,可能伴随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鼻内镜、CT等检查明确病因。
头部外伤或颅脑手术可能导致嗅神经传导通路受损。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需通过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配合高压氧治疗。若损伤不可逆,嗅觉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结构异常会阻碍气味分子到达嗅区。患者多存在持续性鼻塞,可通过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缓解,严重者需行鼻内镜手术矫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黏膜水肿也会导致暂时性嗅觉减退。
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可破坏嗅上皮细胞。这类嗅觉障碍多为突发性,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可能改善症状。多数患者在2-4周内自行恢复,少数可能持续数月。
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嗅区黏膜变性,脓性分泌物也会阻碍气味传导。患者常有黄绿色鼻涕、面部胀痛,需联合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痰,配合鼻窦冲洗。病程超过12周者可能需要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可能出现嗅觉异常。这类患者多伴有记忆力减退、震颤等症状,需使用多巴丝肼片等药物控制原发病,嗅觉障碍通常难以逆转。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或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饮食注意补充锌元素和维生素B族,如牡蛎、瘦肉、全谷物等。若嗅觉丧失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神经科或耳鼻喉科。吸烟者应戒烟以改善嗅黏膜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