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结节钙化灶是否严重需结合钙化类型判断,微钙化可能提示恶性风险,粗大钙化通常与良性病变相关。
甲状腺结节出现微钙化时需警惕恶性可能。微钙化表现为直径小于2毫米的点状强回声,常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这类钙化灶可能伴随结节边界不清、纵横比大于1等超声特征。患者通常无疼痛或压迫症状,但需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若确诊恶性,可考虑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或全切术,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辅以放射性碘治疗。
粗大钙化多与结节退行性改变有关,常见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良性病变。钙化灶直径超过2毫米,呈弧形或斑片状,结节边界较清晰。患者可能出现颈部异物感,但很少影响甲状腺功能。此类钙化灶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若结节增长迅速或出现压迫症状,可考虑微波消融术或手术切除。
发现甲状腺钙化灶应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分级评估,避免过度焦虑。日常需保持适量碘摄入,控制情绪波动,规律作息有助于甲状腺健康。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钙化灶变化情况,由专科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