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地平类降压药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头痛、下肢水肿、面部潮红、牙龈增生和心悸。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扩张血管降压,但可能因作用机制引发相应不良反应。
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等药物可能引起脑血管扩张导致头痛,多出现在用药初期。这种头痛通常表现为双侧太阳穴胀痛,与血压骤降相关。持续用药1-2周后多数患者可逐渐耐受,若头痛剧烈可考虑换用ARB类降压药。
非洛地平缓释片、拉西地平片等药物常见踝部凹陷性水肿,与动脉扩张强于静脉扩张相关。水肿多发生于傍晚,抬高下肢可缓解。严重者可联用小剂量利尿剂,但需监测电解质。
尼群地平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可能引发面部发热潮红,与皮肤血管扩张有关。该反应在饮酒或高温环境下可能加重,通常不影响继续用药,必要时可冷敷缓解。
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普通片可能引起牙龈纤维性增生,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需加强口腔清洁,每半年进行牙周检查。重度增生需口腔科手术修整,并考虑更换降压方案。
贝尼地平片、乐卡地平片等药物可能因反射性交感激活导致心跳加快。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密切监测,必要时联用β受体阻滞剂。突发严重心悸需立即心电图检查排除心律失常。
使用地平类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突然体位改变。日常注意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量低于5克。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若出现持续水肿或牙龈出血等明显副作用,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服药期间禁止饮用葡萄柚汁,以免影响药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