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积食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口臭、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积食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肠道菌群失调、消化道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异常、睡眠不安等症状。
腹胀是积食的常见表现,多因食物滞留胃肠导致气体产生过多。患者可能感到腹部胀满不适,尤其在进食后加重。轻度腹胀可通过热敷腹部或适量运动缓解,若伴随持续疼痛或呕吐,需考虑是否存在肠梗阻等器质性问题。常用药物包括健胃消食片、保和丸、多潘立酮片等,但须遵医嘱使用。
积食时胃肠蠕动减慢,易产生饱腹感而食欲下降。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儿童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蔬菜等,避免油腻食物。脾胃虚弱者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健脾散、参苓白术散、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
食物在消化道滞留时间过长,经细菌发酵会产生异味气体上涌至口腔。晨起口臭明显或伴随舌苔厚腻时,需警惕积食可能。日常可饮用山楂麦芽水促进消化,严重者需排除龋齿、胃炎等疾病。相关药物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化积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
积食可能引发便秘或腹泻,粪便中可见未消化食物残渣。便秘者排便费力且间隔延长,腹泻者大便酸臭呈糊状。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南瓜等,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胃肠不适常导致夜间辗转反侧,儿童可能频繁夜醒哭闹。这与积食引起的腹胀、腹痛等直接相关。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采用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症状。若持续存在可遵医嘱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四磨汤口服液、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改善。
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婴幼儿辅食添加应循序渐进。适当增加山药、小米等健脾食物摄入,饭后散步有助于促进消化。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剧烈呕吐、便血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除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儿童积食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与尿量,防止脱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