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超过180/120毫米汞柱,并伴随靶器官损害或功能障碍的紧急状态。高血压危象可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前者需立即降压治疗以防止器官进一步损伤,后者可在24-48小时内逐步控制血压。高血压危象可能由原发性高血压控制不佳、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妊娠子痫前期、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诱发,常表现为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胸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
高血压危象的核心特征是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且伴随新发或进展的靶器官损害。血压骤升可能与突然停用降压药、急性肾小球肾炎、主动脉夹层等急症相关。患者可能出现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等视网膜病变,需通过静脉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注射液、尼卡地平注射液快速控制血压。
高血压急症常引发脑、心、肾等多器官损伤。脑部损害表现为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出现抽搐、偏瘫、意识模糊;心脏损害可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或心肌梗死,伴随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肾脏损害表现为血肌酐急剧升高、少尿或无尿。需通过头颅CT、心肌酶谱、肾功能检查评估损伤程度。
约半数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包括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癫痫发作甚至昏迷。这些症状与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崩溃导致的脑水肿相关。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联合拉贝洛尔注射液控制血压,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脑水肿的硝普钠注射液。
心血管受累时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奔马律或肺部湿啰音。心电图可能显示左心室肥厚伴劳损、ST-T改变。此时需优先选用乌拉地尔注射液降压,同时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避免血压骤降引发冠状动脉灌注不足。
常见诱因包括擅自停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急性应激、过量摄入钠盐或拟交感胺类药物。预防需规律监测血压,避免服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高血压患者应随身携带卡托普利片等速效降压药。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压危象患者需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头高脚低位,避免情绪激动。饮食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多食用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恢复期须遵医嘱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每周监测血压2-3次。若出现持续头痛、胸痛等症状应及时急诊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