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儿手臂出现脓包可能与皮肤感染、脓疱疮、毛囊炎、蚊虫叮咬继发感染或新生儿痤疮等因素有关。脓包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化脓,可能伴随疼痛或发热。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细菌易通过微小破损侵入。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表现为局部红肿、化脓。家长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挤压,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若出现发热或脓包扩散,应立即就医。
脓疱疮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新生儿。初期为红色丘疹,迅速发展为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结痂。家长需隔离患儿衣物,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抹夫西地酸乳膏。接触患儿前后需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汗液或衣物摩擦可能导致毛囊阻塞继发感染。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脓疱,周围有红晕。建议家长给新生儿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每日用温水擦洗后局部涂抹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避免使用油脂类护肤品堵塞毛孔。
夏季蚊虫叮咬后抓挠易导致细菌感染。特征为叮咬处出现化脓性隆起,可能伴随硬结。家长需修剪新生儿指甲,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继发感染时可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卧室应安装蚊帐等物理防蚊措施。
母体激素刺激可能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合并感染时形成脓疱样皮疹。多分布于面部,偶见于四肢。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即可。若持续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家长应每日检查新生儿皮肤状况,使用40℃以下温水清洁,避免使用碱性洗剂。衣物需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喂养后及时擦净奶渍。若脓包直径超过1厘米、伴随发热或24小时内未改善,须立即至儿科就诊。未明确感染类型前,禁止自行挑破或涂抹偏方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