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胃穿孔的症状主要有上腹剧痛、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休克、发热等。胃穿孔通常由消化性溃疡、外伤、胃癌等因素引起,需紧急就医处理。
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是胃穿孔最典型表现,疼痛常迅速扩散至全腹。胃酸和食物残渣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导致疼痛持续加重。患者可能因疼痛蜷缩身体,腹式呼吸减弱。需立即禁食并接受胃肠减压,医生可能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血性或咖啡渣样物质。穿孔后胃内容物外溢引发炎症反应,刺激膈神经导致频繁干呕。此时需绝对禁食禁水,静脉补充电解质,必要时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
腹部触诊可发现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胃酸刺激导致腹膜充血水肿,形成板状腹体征。医生会通过腹部CT确认穿孔位置,严重时需行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
大量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可引起感染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腹腔感染导致炎性介质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紧急扩容补液,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控制感染。
穿孔12小时后可能出现38℃以上高热,提示化脓性腹膜炎形成。细菌毒素吸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显著升高。需联合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并行腹腔引流术清除脓液。
胃穿孔患者术后应保持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恢复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愈合情况,消化性溃疡患者需规范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根除幽门螺杆菌。出现腹胀、伤口渗液等异常需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