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紊乱怎么办

2.18万次浏览

赵蕾 副主任医师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水电解质紊乱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溶液、药物治疗、静脉补液、透析治疗等方式改善。水电解质紊乱通常由腹泻呕吐、大量出汗、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调整饮食是改善轻度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措施,需增加含钠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椰子水,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脱水。对于呕吐腹泻患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帮助恢复胃肠吸收功能。使用利尿剂或存在慢性肾病的患者应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监测体重变化。

补充电解质溶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患者,可选择含葡萄糖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散或运动饮料,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儿童出现嗜睡或尿量减少时,家长需立即给予专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比例配制,避免高渗溶液加重腹泻。

药物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低钾血症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低钠血症需缓慢纠正以防脑桥脱髓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时,应定期检测血钾镁水平。

静脉补液用于意识障碍或严重酸碱失衡患者,根据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报告选择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液速度,避免急性肺水肿。顽固性低钠血症可能需要使用高渗盐水,但需在重症监护下缓慢输注。

透析治疗适用于急性肾损伤合并高钾血症或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快速清除代谢废物。横纹肌溶解症导致的高磷血症需行血液滤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需同步进行胰岛素泵治疗。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高温作业或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慢性肾病患者应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肾功能。服用泻药或利尿剂期间出现肌无力、心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检测电解质水平。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导致低镁血症,需注意补充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