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青少年牙周炎

2.34万次浏览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青少年牙周炎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合理饮食、避免不良习惯、及时治疗口腔疾病等方式预防。牙周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激素变化、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口腔外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饭后漱口有助于减少口腔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繁殖。家长需监督青少年养成规律的口腔清洁习惯,避免敷衍了事。

2、定期口腔检查

每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牙龈出血、牙结石等问题。牙医可通过探诊检查牙周袋深度,必要时进行龈下刮治。对于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更需加强复诊频率,避免托槽周围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炎症。

3、合理饮食

限制高糖饮料和黏性零食的摄入,减少牙菌斑产酸环境。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增强牙龈抵抗力。适量食用苹果、胡萝卜等粗纤维食物,通过咀嚼摩擦辅助清洁牙面。避免碳酸饮料长期侵蚀牙釉质。

4、避免不良习惯

纠正咬笔、单侧咀嚼等习惯,防止局部牙周组织过度负荷。戒除吸烟行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抑制牙龈血液循环。避免用牙开瓶盖等行为,预防牙周膜急性损伤。夜间磨牙者需佩戴咬合垫保护牙周组织。

5、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发现龋齿应立即充填,避免龋洞成为细菌温床。对于牙龈炎可遵医嘱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康复新液含漱,或局部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乳牙滞留或错颌畸形需早期干预,减少牙周异常受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需控制血糖,降低牙周感染风险。

家长应帮助青少年建立口腔健康档案,记录洁牙和检查时间。选择小头软毛牙刷和儿童专用牙线,正畸期间配合使用正畸牙刷和牙缝刷。每年可进行1-2次口腔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菌斑染色演示让青少年直观认识清洁盲区。若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等症状,须在48小时内就诊,避免发展为侵袭性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