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障碍的精神病性症状通常包括幻觉、妄想等与现实脱节的感知或思维内容,多见于重度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特征。这类症状可能由神经递质失衡、遗传易感性、应激事件等因素诱发,需结合抗抑郁药物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
抑郁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听幻觉或视幻觉,内容多与自责、被害等负面情绪相关。听幻觉常表现为听到批评或贬低自己的声音,视幻觉可能看到令其恐惧的形象。幻觉症状需与精神分裂症鉴别,抑郁相关幻觉通常与情绪低落存在逻辑关联。治疗可选用奥氮平片、喹硫平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配合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幻觉持续存在时可能加重自杀风险,需密切监护。
妄想症状以自罪妄想、贫穷妄想、疑病妄想为主,患者坚信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或确信身患绝症。这类妄想内容固定且不符合现实,但缺乏系统性。可能与前额叶-边缘系统功能紊乱有关。治疗需联合使用阿立哌唑口崩片与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必要时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妄想症状可能影响患者就医依从性,需家属协助监督用药。
患者感到周围环境不真实或自我感知异常,表现为情感麻木或疏离感。这种体验与杏仁核过度激活相关,常伴随显著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治疗可采用米氮平片改善睡眠和情绪,配合认知行为治疗重建现实感。现实解体可能增加意外伤害风险,患者应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
表现为联想速度明显减慢,言语减少且应答延迟。严重时可达木僵状态,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抑制有关。治疗可选用安非他酮缓释片激活多巴胺系统,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认知功能。思维迟缓可能被误诊为痴呆,需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鉴别评估。
部分患者出现疼痛、胃肠道不适等无法用生理疾病解释的躯体症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相关。治疗需使用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双通道抗抑郁药,配合正念减压训练。这类症状易导致反复就医检查,建议固定由精神科医生主导治疗。
抑郁障碍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应学习非批判性沟通技巧,定期陪同复诊。康复期可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限制精制糖摄入。症状波动时需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