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运动对肾虚有一定帮助,但需根据肾虚类型和个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肾虚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适度运动能改善气血循环、增强体质,但过度运动可能加重症状。
肾阳虚患者常表现为畏寒、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适合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这类运动能促进阳气生发,改善末梢循环,同时避免大量出汗损耗阳气。运动时间建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度,避免清晨或夜间气温较低时运动。配合呼吸调节和舒缓拉伸,有助于温补肾阳。
肾阴虚患者多见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可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这类运动能滋阴降火,但需控制在水温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避免高温加重阴虚火旺。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110次/分为宜,时间不超过40分钟,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需特别注意避免在正午等阳气旺盛时段剧烈运动,以免耗伤阴液。
肾虚患者运动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期可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运动前后注意保暖避风,避免直接吹空调。若出现明显疲劳、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配合饮食调理和穴位按摩。重度肾虚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应先调理基础状态再逐步恢复运动。
肾虚患者日常可练习提肛运动、揉按涌泉穴等养生方法,饮食宜温补但忌大辛大热。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运动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一般3个月左右可见体质改善。若运动后症状加重或出现水肿、严重腰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冬季可适当减少运动量,注重藏精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