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鼻腔冲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但难以彻底根治。过敏性鼻炎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控制症状的基础。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使用防螨床品、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可减少接触。对花粉过敏者需关注季节变化,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炎症。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可缓解打喷嚏和鼻痒。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片适用于合并哮喘的患者。药物需遵医嘱长期规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
针对尘螨等明确过敏原可进行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暴露量诱导免疫耐受。整个疗程需持续3-5年,有效率较高但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可机械清除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推荐每日1-2次,急性发作期可增加频次。冲洗时保持头部倾斜避免呛咳,水温需接近体温。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下鼻甲肥大患者,可考虑行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合并鼻中隔偏曲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炎症,手术不能改变过敏体质。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增强体质锻炼。饮食上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空调滤网需定期清洁。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哮喘发作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虽然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管理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