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鼻炎初期症状主要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嗅觉减退等。鼻炎可能与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腔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鼻痒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早期表现,主要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导致。患者可能频繁揉鼻或出现皱鼻动作,儿童可能伴随眼部瘙痒。建议家长减少患儿接触毛绒玩具、地毯等易积尘物品,室内定期通风并使用空气净化器。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阵发性连续打喷嚏常见于接触冷空气或过敏原后,单日发作次数可能超过10次。这种反射性防御动作与组胺释放导致的三叉神经敏感化有关。患者应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外出佩戴口罩。临床常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初期鼻腔分泌物稀薄透明且量多,可能沿鼻前庭滴落或倒流至咽部引发咳嗽。此症状与杯状细胞分泌亢进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建议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冲洗,保持鼻腔湿润。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在夜间卧位时加重,可能引发张口呼吸、睡眠障碍。这与下鼻甲肥大及炎症介质引起的血管扩张有关。热蒸汽吸入可暂时缓解症状,长期需通过鼻内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医生可能开具孟鲁司特钠片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改善通气。
炎症导致嗅区黏膜肿胀时会出现气味识别能力下降,多为暂时性功能异常。伴随鼻息肉生长或慢性鼻窦炎时可能进展为持久性嗅觉障碍。需通过鼻窦CT评估病变范围,必要时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黏液促排剂治疗。
鼻炎初期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1-2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症状持续1周无缓解或出现黄绿色脓涕、面部胀痛时,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排除细菌感染。过敏体质患者需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致敏原,必要时采用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