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剖腹产三个月后刀口隐痛可能与伤口愈合不良、瘢痕增生、局部感染、神经损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剖腹产术后若存在营养不良、糖尿病或伤口护理不当等情况,可能导致愈合延迟。表现为刀口持续性隐痛伴轻微红肿,触碰时疼痛加重。需加强伤口消毒护理,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或红霉素软膏外涂,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衣物摩擦伤口。
瘢痕体质者术后3-6个月易出现瘢痕疙瘩,表现为刀口处硬结伴刺痛或牵拉痛。可局部涂抹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配合硅酮敷料压迫治疗。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缓解,严重者需接受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
术后继发细菌感染时,刀口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渗液。需取分泌物培养后,根据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感染初期可用碘伏溶液清洗伤口,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外涂。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
手术中可能损伤腹壁皮神经,导致慢性神经痛。表现为刀口周围针刺样疼痛或麻木感,夜间尤为明显。可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维生素B1片辅助治疗。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普瑞巴林胶囊,同时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患处。
剖宫产时子宫内膜细胞种植于腹壁切口处,形成异位病灶。表现为周期性刀口疼痛,月经期加重。确诊需通过超声或MRI检查,治疗可选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药,或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剖腹产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观察伤口变化,出现持续疼痛、渗液或发热时及时就诊。恢复期间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应避免直接压迫切口区域。定期复查超声评估子宫及切口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