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吃饭的原因

3.46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儿童不吃饭可能由饮食习惯不良、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家长需观察儿童伴随症状,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或就医排查病因。

1、饮食习惯不良

儿童长期进食零食、含糖饮料或进餐时间不规律,可能导致正餐食欲下降。家长需固定三餐时间,减少两餐间的高热量零食,避免边玩边吃等不良习惯。可尝试将食物做成趣味造型,增加儿童进食兴趣。

2、微量元素缺乏

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影响味觉敏感度和食欲。缺锌儿童可能出现异食癖,缺铁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建议家长带儿童检测微量元素水平,适量补充富含锌铁的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

3、胃肠功能紊乱

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可能导致餐后腹胀腹痛。儿童可能表现为拒食同时伴有排便异常。家长可尝试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热敷腹部缓解不适。若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医生可能开具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

4、心理因素

家庭就餐氛围紧张、强迫喂食等行为可能引发儿童进食抵触。部分儿童通过拒食表达情绪需求。家长应营造轻松就餐环境,避免训斥或过度关注进食量,鼓励自主进食。对于入学适应期等特殊阶段,需给予更多耐心。

5、疾病因素

急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等常伴随食欲减退,通常有发热、口腔疱疹等症状。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等也可能导致长期食欲低下。家长需监测体温及其他异常表现,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医生可能根据病因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家长应记录儿童饮食日记,包括进食量、拒食表现及伴随症状。保证饮食多样化,每天提供适量奶制品、全谷物及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强迫进食造成心理压力,可通过亲子烹饪活动培养进食兴趣。若持续拒食超过3天或伴随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至儿科或儿童消化专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