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戴耳钉耳朵肿了可通过消毒处理、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耳朵肿胀可能与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外伤刺激、局部炎症、瘢痕增生等因素有关。
立即取下耳钉,用医用碘伏或75%酒精对耳洞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避免使用双氧水等刺激性消毒剂,消毒后保持耳部干燥。若耳钉为金属材质,建议更换为医用钛钢或纯金耳钉。
用无菌纱布包裹冰块冷敷肿胀部位,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充血,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需擦干皮肤残留水分。
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涂抹患处。若伴随明显瘙痒,可联合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前需清洁双手,用药后避免抓挠。
若出现发热或化脓,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或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过敏体质者可服用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抗过敏。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若肿胀持续3天未缓解、出现黄色分泌物或发热,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可能需要进行脓液引流、细菌培养或过敏原检测。严重瘢痕增生者需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或手术切除。
日常应选择防过敏材质耳钉,佩戴前后严格消毒。新穿耳洞者6周内避免频繁更换耳饰,洗澡时注意防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观察3天后无改善或症状加重,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恢复期间暂停佩戴任何耳饰,保持耳部清洁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