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肝脏分解嘌呤后生成,经肾脏和肠道排出体外。尿酸形成过程涉及嘌呤摄入、内源性合成及排泄失衡等因素。
人体尿酸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途径。外源性尿酸约占20%,来自食物中的嘌呤成分,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饮食。内源性尿酸占80%,由细胞代谢过程中核酸分解产生,或通过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生成。肝脏是尿酸合成的主要场所,黄嘌呤氧化酶将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再催化为尿酸。健康人每日产生尿酸约600-700毫克,其中三分之二通过肾脏排泄,剩余经肠道细菌分解后随粪便排出。当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420μmol/L即形成高尿酸血症。
尿酸结晶沉积是痛风发作的直接原因。长期高尿酸状态下,单钠尿酸盐结晶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及肾脏,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或尿酸性肾结石。部分患者因遗传缺陷导致嘌呤代谢酶异常,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症,会使尿酸生成显著增加。肥胖、胰岛素抵抗、慢性肾病等疾病也会干扰尿酸排泄功能。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免疫抑制剂可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进一步加剧尿酸潴留。
控制尿酸需从减少生成和促进排泄两方面入手。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等碱性食物。避免酒精及含果糖饮料,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尿液。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秋水仙碱片缓解疼痛,慢性期常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抑制尿酸生成,或苯溴马隆片促进排泄。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将数值控制在300-360μmol/L可有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