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痔疮主要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类型,具体类型需通过肛门指检或肠镜确诊。
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直肠黏膜。根据脱垂程度分为四度:一度仅表现为便血;二度排便时痔核脱出但可自行回纳;三度脱出后需手动复位;四度痔核长期脱出无法回纳。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便秘、妊娠期腹压增高,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轻度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改善,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或进行胶圈套扎术。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表面为肛管皮肤。可分为血栓性、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四种亚型。典型表现为肛周肿块、疼痛及异物感,血栓性外痔会出现紫黑色硬结。久坐、辛辣饮食是常见诱因,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化痔栓、普济痔疮栓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严重血栓需手术切除。
混合痔兼具内痔和外痔特征,痔核跨越齿状线上下。症状表现为便血、脱垂、疼痛的复合表现,可能引发肛周潮湿瘙痒。长期腹压增加是主要诱因,治疗需结合内痔与外痔方案,常用太宁栓配合地奥司明片,环形混合痔多需外剥内扎术。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
痔疮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增加全谷物、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建议每半小时起身活动。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代替用力擦拭,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肛周冷敷。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痔核嵌顿,须及时至肛肠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