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腰椎术后血肿通常发生在术后24-72小时内,少数可能延迟至术后1周内出现。血肿形成与术中止血不彻底、凝血功能异常或术后活动过早等因素相关,需密切观察下肢感觉运动变化。
术后24小时内是血肿发生的高峰期,多因术中微小血管渗血未完全控制或血压波动导致。患者可能感到切口胀痛加剧,引流液颜色鲜红且量增多。此时需立即评估引流情况,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确认血肿范围。术后48-72小时仍可能因抗凝药物使用或局部组织渗液积聚形成迟发性血肿,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或排尿困难,需通过MRI明确是否压迫神经结构。术后1周内若出现突发性腰背部剧痛伴活动受限,需警惕深部血肿可能,尤其对于合并高血压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
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过早下床活动。卧床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K摄入,如瘦肉、菠菜等,但避免过量补充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深海鱼油。若发现下肢肿胀、皮肤发绀或感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术后2周内禁止弯腰、扭腰等动作,睡眠时使用腰托保持脊柱中立位,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伤口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