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眼底出血可能由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外伤性视网膜出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原因引起。眼底出血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前黑影飘动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发渗血。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配合眼底激光治疗。日常需低盐饮食并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闭塞或异常增生出血。典型表现为飞蚊症、视物变形。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改善微循环,严重时需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并每半年检查眼底。
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血管破裂出血。常见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急性期可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后期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合并高血脂者需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
眼球挫伤或穿透伤可直接造成视网膜血管破裂。多伴有眼睑淤血、结膜下出血。需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伤后24小时内冷敷,禁止揉眼。
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表现为中央视野缺损、视物扭曲。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配合叶黄素软胶囊营养支持。避免强光刺激,阅读时保证充足照明。
出现眼底出血症状应立即避免剧烈运动及弯腰动作,保持头部抬高体位。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花青素,如蓝莓、紫甘蓝等深色蔬果。所有治疗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使用活血类药物。建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进行眼底检查,外伤后需急诊评估视网膜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