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与意义

549次浏览

朱明炜 主任医师

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肠内营养是通过消化道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对维持机体代谢、促进疾病康复具有关键作用。肠内营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维持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

1、维持胃肠功能

肠内营养能刺激胃肠黏膜细胞增殖,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长期禁食可能导致肠黏膜萎缩、菌群失调,而肠内营养可预防肠道功能退化。对于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恢复胃肠蠕动。

2、改善营养状况

肠内营养能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吞咽困难、消化道瘘等患者,肠内营养可纠正负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特殊配方的肠内营养制剂还能满足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3、降低感染风险

肠内营养相比肠外营养可显著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内营养能维持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功能,减少细菌易位。对于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4、缩短住院时间

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周期。临床研究表明,接受规范肠内营养的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可明显减少。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肠内营养可改善生活质量。

5、减少医疗费用

肠内营养相比肠外营养具有显著成本优势,能降低整体医疗支出。肠内营养制剂价格相对低廉,且无须中心静脉置管等复杂操作。长期营养支持患者选择肠内营养可减轻经济负担。

实施肠内营养时需评估患者胃肠功能,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和制剂。鼻胃管适用于短期使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适合长期需求。营养支持团队应定期监测患者体重、白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方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增加营养液浓度和输注速度,保持喂养管路清洁,观察有无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出现持续不耐受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营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