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明矾入药具有收敛止血、燥湿止痒、解毒杀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疹、痔疮出血、口腔溃疡等疾病。明矾的主要作用包括抑菌消炎、凝固蛋白、减少渗出等。
明矾可使局部组织蛋白质凝固形成保护膜,适用于浅表性创面出血。对于痔疮便血、鼻出血等情况,可用明矾溶液外敷或冲洗。明矾与五倍子配伍可增强止血效果,但需注意浓度过高可能造成黏膜刺激。
明矾对渗出性皮肤病有显著疗效,能减少组织液渗出并抑制细菌繁殖。临床常用明矾溶液湿敷治疗急性湿疹、足癣等疾病,可与苦参、黄柏等药材配伍使用。使用后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感,属正常药物反应。
明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脓疱疮等皮肤感染。其杀虫作用体现在能破坏寄生虫体表蛋白,辅助治疗阴道滴虫病时需配合甲硝唑等药物。高浓度明矾溶液还可用于蜂蜇伤应急处理。
明矾的收敛作用可缓解口腔溃疡疼痛,促进黏膜修复。含漱明矾溶液能抑制口腔致病菌,改善牙龈出血症状。需注意含漱后清水漱口,避免吞咽导致胃肠刺激。复发性口腔溃疡需配合维生素B族治疗。
明矾在传统医学中还用于治疗中耳炎、狐臭等疾病。现代研究显示其铝离子具有抗汗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明矾煅烧后得到的枯矾,收敛作用更强但刺激性也更大。
使用明矾制剂时应严格遵医嘱控制浓度,外用药液浓度一般不超过5%,避免接触眼睛及破损皮肤。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出现皮肤灼痛、红肿加重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并冲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