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好处和功效与作用

2.09万次浏览

朱明炜 主任医师

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螃蟹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补充营养、促进代谢、辅助增强免疫力等功效。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维护骨骼健康,但需注意过敏风险及高嘌呤特性。

1、补充营养

螃蟹肉质细嫩,每100克蟹肉含蛋白质15-20克,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消化吸收率超过90%。蟹黄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有助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但日常食用时无法直接获取该成分。

2、促进代谢

蟹肉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其中维生素B12含量尤为突出,有助于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锌元素含量达到每100克含3-5毫克,能激活多种消化酶的活性。但需注意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肝肾代谢负担。

3、增强免疫

蟹肉中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E协同可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铜元素参与白细胞分化过程,适量补充对维持免疫系统功能有益。甲壳动物特有的多糖类物质经提取后显示免疫调节活性,但日常饮食中获取量有限。

4、改善皮肤

蟹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维生素E能减少紫外线导致的氧化损伤。锌元素参与胶原蛋白合成,对创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但湿疹等皮肤病患者需警惕异种蛋白可能诱发过敏反应。

5、维护骨骼

蟹壳中钙含量较高,但食用时难以吸收利用。蟹肉提供的磷元素与钙共同构成骨盐成分,维生素D辅助钙质沉积。需注意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控制食用量,避免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建议每周食用螃蟹不超过3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烹饪时彻底蒸煮至蟹壳变红,避免食用腮、胃等内脏器官。搭配姜醋汁可中和寒性,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避免空腹食用。出现皮疹、腹泻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停食并就医。慢性肾病、痛风患者应在营养师指导下控制摄入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