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生津的穴位有哪些

4.21万次浏览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滋阴生津的穴位主要有太溪穴、照海穴、三阴交穴、复溜穴、涌泉穴等。这些穴位通过刺激可调节体内津液代谢,改善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阴虚症状。

1、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肾主水液代谢,刺激该穴位可滋补肾阴,改善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肾阴虚症状。日常可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配合艾灸效果更佳。

2、照海穴

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该穴位具有清热滋阴功效,适用于咽喉干燥、失眠多梦等虚火上炎症状。刺激时可采用点按或温和灸法,避免用力过度导致皮肤损伤。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为足太阴脾经要穴。此穴可同时调节肝脾肾三经,对女性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阴虚症状有缓解作用。孕妇禁用该穴位刺激。

4、复溜穴

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前方,属足少阴肾经。该穴位能增强肾脏化气行水功能,改善口干舌燥、夜间盗汗等津液不足表现。按摩时可配合润肤油沿经脉走向推揉。

5、涌泉穴

涌泉穴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肾经井穴。睡前按摩此穴可引火归元,缓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阴虚火旺症状。可配合温热盐水足浴加强效果。

日常可交替按摩这些穴位,每次选择2-3个穴位进行刺激,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阴虚体质者应避免辛辣燥热食物,适量食用银耳、百合、山药等滋阴食材。若出现持续严重阴虚症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或中药调理,避免自行过度刺激穴位导致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