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开始吃米粉,拉肚子,怎么办

4.95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刚开始吃米粉拉肚子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观察症状、暂停添加新辅食、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通常由辅食不耐受、过敏反应、喂养不当、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初次添加米粉时应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建议将米粉调成流质状,首次喂养量控制在5-10克,适应3-5天无异常后再逐渐增加浓度和分量。喂养时使用专用辅食勺,避免奶瓶喂养导致进食过快。注意保持餐具清洁,冲泡水温控制在40-50摄氏度,现冲现喂避免久置。

2、补充水分

腹泻期间需预防脱水,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Ⅲ,每次腹泻后补充50-100毫升。若无补液盐可用米汤或苹果汁替代,但需稀释后饮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观察排尿次数和眼泪分泌情况,若4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

3、观察症状

记录腹泻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正常适应期可能出现1-2次糊状便,若出现水样便每日超过3次,或粪便带血丝、黏液,伴有发热、呕吐、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注意排查是否同时接触过敏原,如近期是否更换奶粉、添加蛋黄等易致敏食物。保留异常粪便样本便于医院检测。

4、暂停添加新辅食

腹泻期间应暂停所有新辅食添加,维持已适应的单一米粉喂养。症状缓解后需间隔1-2周再尝试引入新食材,每次仅添加一种并观察3天。避免选择高纤维、高糖分的蔬菜水果作为初期辅食。可咨询医生后尝试添加婴儿益生菌粉剂调节肠道菌群。

5、就医检查

若调整喂养后腹泻持续2天未缓解,或出现脱水体征应及时就诊。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检测或过敏原筛查。根据检查结果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止泻药物,或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微生态制剂。严重过敏反应需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腹泻期间暂缓疫苗接种,痊愈后1周再行补种。日常应建立辅食添加记录本,详细记录每种食材引入时间及反应。选择强化铁米粉作为首选辅食,避免自制米粉营养不均衡。若家族有过敏史,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辅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