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生津润燥的中成药有哪些

4.89万次浏览

王杰 主任医师

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滋阴生津润燥的中成药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养阴清肺丸、生脉饮等。这些药物适用于阴虚津亏引起的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症状,需在医生辨证后使用。

一、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等六味药材组成,主治肾阴亏损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该药通过滋补肾阴改善潮热盗汗,对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伴随的阴虚症状有缓解作用。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二、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口干舌燥伴小便短赤。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疾病出现的虚火上炎症状具有滋阴降火功效。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含麦冬、五味子等成分,针对肺肾阴虚导致的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后期的阴液耗伤调理。服药期间应避免风寒刺激。

四、养阴清肺丸

养阴清肺丸以生地、玄参为主药,适用于燥热伤肺引起的咽喉干痛、鼻干出血。对秋季干燥气候诱发的上呼吸道不适或放疗后黏膜损伤有润燥保护作用。腹泻患者应减量使用。

五、生脉饮

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配伍,主治气阴两虚型口渴多汗、心悸乏力。该方能改善热病后期或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气津耗伤,含服时需缓慢咽下以增强药效。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

使用滋阴类中成药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伤阴液。日常可适量食用银耳、百合、梨等润燥食材,忌食煎炸烧烤类燥热食物。若服药两周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阴虚体质者需长期调理,建议定期进行中医体质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