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时可能伴随疼痛,但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艾滋病相关淋巴结肿大通常由免疫系统受损、机会性感染或淋巴瘤等因素引起,具体表现为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无痛性或轻度压痛性肿大。若合并细菌感染或淋巴瘤进展,可能出现明显疼痛。
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后,淋巴结作为免疫器官会代偿性增生,早期多为无痛性肿大。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患者易合并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等机会性感染,此时淋巴结可能因炎症反应出现压痛或自发痛。若发展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快速增大可压迫神经或周围组织,导致持续性钝痛或锐痛。
少数情况下,艾滋病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后可能出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表现为原有淋巴结病变区域突发红肿热痛。合并梅毒二期感染时也可出现触痛明显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卡波西肉瘤侵犯淋巴结时通常以无痛性肿大为主,但合并出血坏死时可引发疼痛。
艾滋病患者出现淋巴结疼痛应及时就医完善EB病毒DNA、结核菌素试验、淋巴结活检等检查。日常应避免挤压肿大淋巴结,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规范使用齐多夫定片、拉米夫定片、多替拉韦钠片等抗病毒药物,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或盐酸莫西沙星片。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禁止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