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黑色大便不一定是癌症,可能是饮食或药物因素导致,但也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有关。黑色大便通常由食用动物血制品、服用铁剂或铋剂、胃溃疡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上消化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进食猪血、鸭血等动物血制品后,血液中的铁元素在肠道内氧化可形成黑色硫化铁,导致大便颜色发黑。这种黑便通常无特殊气味,停止食用后1-2天即可恢复正常。日常无需特殊处理,但需与病理性黑便进行区分。
补铁药物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或胃药如枸橼酸铋钾颗粒,其中的金属成分经代谢后会使粪便染成黑色。此类黑便质地均匀,停药后颜色可逐渐消退。若长期服药出现黑便,建议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胃溃疡侵蚀黏膜下血管时,血液在胃酸作用下形成硫化铁,随消化液进入肠道形成柏油样黑便,常伴有上腹痛、反酸等症状。确诊需进行胃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严重出血需内镜下止血。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时,血液经肠道消化后排出黑色黏稠粪便,多伴有饥饿痛、夜间痛等症状。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常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康复新液等药物治疗,反复出血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溃破血管时,可能排出带有腥臭味的黑色柏油样便,往往伴随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胃镜结合病理活检是确诊依据,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出现黑色大便时应先排除饮食和药物因素,若伴有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持续2天以上未缓解,需及时就医检查。日常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变化,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或血制品,服用铁剂期间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筛查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