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什么时候能退完

7934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周内逐渐消退,部分可能持续至3-12周。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因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导致的胆红素代谢延迟,属于生理性黄疸的良性延续。

多数母乳性黄疸患儿在出生后2-3周时胆红素水平可降至正常范围。这类黄疸通常与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有关,该酶可分解肠道内结合胆红素,增加肠肝循环负荷。黄疸程度多为轻至中度,皮肤黄染主要分布于面部和躯干,婴儿精神状态良好,吃奶及大小便正常,无须中断母乳喂养。

少数母乳性黄疸可能持续至出生后3-12周,尤其见于早产儿或存在遗传性胆红素代谢酶缺陷的婴儿。这类情况需排除病理性黄疸,如胆道闭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若黄疸持续超过4周或伴有大便颜色变浅、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医生可能建议监测经皮胆红素值,必要时进行肝功能检测或超声检查。

母乳性黄疸消退期间,家长应保持每日母乳喂养8-12次,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盲目添加葡萄糖水或暂停母乳,日光浴时可让婴儿裸露四肢接受间接阳光照射,每次不超过15分钟。若黄疸程度加重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