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2.36万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需结合行为表现和医学评估,主要观察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核心症状。多动症的专业名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若孩子持续出现与年龄不符的注意力分散、频繁小动作、难以遵守规则等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至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

1、注意力缺陷

孩子无法专注于单一任务超过5分钟,常表现为写作业时频繁走神、丢三落四、回避需要持续用脑的活动。这类情况可能与大脑前额叶功能发育延迟有关,通常伴随学习效率低下。家长需记录孩子每日分心次数,避免过度批评,可通过分段完成任务、使用计时器等行为干预改善。

2、活动过度

在需要安静的场合持续扭动身体、离开座位,或不分场合奔跑攀爬。部分孩子会出现无目的的小动作如敲桌子、抖腿,与单纯活泼好动的区别在于行为缺乏自控性。建议家长观察孩子运动量是否显著超过同龄人,并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躯体疾病。

3、冲动行为

表现为经常打断他人谈话、抢答问题、难以等待排队。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可能因小事突然发脾气或哭泣。这类情况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相关,家长需避免当众训斥,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孩子理解社交规则。

4、症状持续性

上述行为需持续6个月以上,且在家庭、学校等两种以上场景中出现。7岁前即有相关表现,但学龄期症状更为明显。家长需与老师保持沟通,对比孩子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差异,排除因教学方式不当引发的暂时性行为问题。

5、功能损害

症状已实际影响学业成绩、同伴关系或家庭生活。可能伴随对立违抗障碍、学习障碍等共患病。专业诊断需通过Conners量表、IVA检测等评估工具,结合病史采集排除听力障碍、癫痫等疾病。

家长应建立规律作息表,保证孩子每日有充足睡眠和户外活动。饮食上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减少人工色素摄入。避免将多动症标签化,多采用正向激励而非惩罚。若确诊需遵医嘱进行行为治疗,必要时配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托莫西汀胶囊等药物干预,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