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泪囊炎通常由鼻泪管阻塞、细菌感染、鼻腔疾病、眼部外伤或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泪囊炎主要表现为内眼角红肿、溢泪、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可能伴有疼痛或压迫感。
鼻泪管是泪液从眼睛流入鼻腔的通道,若发生阻塞会导致泪液滞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常见于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也可能由鼻部手术或肿瘤压迫导致。治疗需通过泪道冲洗或探通术解除阻塞,严重时需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侵入泪囊可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见诱因包括用脏手揉眼、隐形眼镜佩戴不当或邻近组织感染扩散。表现为眼睑红肿热痛伴黄色分泌物,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眼膏等抗生素治疗。
慢性鼻炎、鼻息肉等鼻腔病变可能蔓延至鼻泪管开口处,造成继发性泪囊炎。患者常有鼻塞、流脓涕等鼻部症状,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可配合鼻腔冲洗,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鼻腔炎症。
眼眶骨折、泪小管撕裂等外伤会直接损伤泪道系统,导致结构异常或瘢痕性狭窄。外伤后出现持续溢泪需警惕,早期可通过泪道置管术修复,陈旧性损伤可能需要重建手术。
新生儿泪囊炎多因鼻泪管下端Hasner膜未正常破裂所致,表现为出生后单眼持续流泪伴分泌物。多数患儿在6月龄前可自愈,未愈者需行泪道探通术,操作宜在3-6月龄进行。
预防泪囊炎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力揉眼,及时治疗鼻腔炎症。出现内眼角红肿、按压有脓液溢出时应尽早就诊,急性发作期可热敷缓解症状。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降低感染风险。日常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维持泪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