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7934次浏览

颜克强 副主任医师

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尿少可能由饮水量不足、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尿少通常表现为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可能与脱水、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饮水量不足

机体水分摄入过少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常见于高温环境作业、运动后未及时补水等情况。此时尿色通常较深,可能伴随口干、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改善,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淡盐水。

2、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等感染可能导致排尿疼痛而抑制尿意,同时炎症刺激会使尿频尿急与尿少交替出现。可能伴有下腹坠胀、尿液浑浊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菌药物。

3、肾功能异常

急性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直接影响尿液生成。可能伴随水肿、血压升高、血肌酐升高等表现。需通过肾功能检查、肾脏B超等确诊,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服用尿毒清颗粒等肾脏保护药物。

4、药物副作用

部分利尿剂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尿量反弹性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也可能影响肾脏血流。通常伴有乏力、心律不齐等电解质失衡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5、尿路梗阻

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或肿瘤压迫可能导致尿流受阻,表现为排尿困难与尿量减少并存。可能伴随腰痛、血尿等症状。需通过CT尿路造影明确梗阻位置,严重者需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出现尿少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浮肿时应立即就诊。肾功能异常患者需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泌尿系统感染者需注意会阴部清洁,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