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患者并不可怕,疾病本身不会导致攻击性或危险性行为,但未及时干预可能加重症状。抑郁症是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需通过专业治疗和社会支持改善病情。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出自我否定、社交回避等内向性症状,多数情况下更倾向于伤害自己而非他人。疾病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决策困难,但不会直接引发暴力倾向。部分患者伴随焦虑症状时可能出现易激惹状态,这属于病理反应而非主观恶意。
少数重度抑郁发作患者可能出现极端行为,通常与合并其他精神障碍或未规范治疗有关。这类情况需要通过精神科医生的风险评估进行干预,及时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社会对抑郁症的误解往往加剧患者的病耻感,实际上他们更需要理解而非恐惧。
抑郁症的治疗需结合抗抑郁药物与心理干预,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规律作息,保持适度社交活动,避免孤立状态。若发现自伤自杀倾向需立即联系精神卫生机构,早期规范治疗可使多数患者恢复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