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射频消融术可能会有后遗症,但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血管损伤或心脏穿孔等并发症。心脏射频消融术主要用于治疗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疾病,需由专业医生评估手术风险。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较常见的反应为短暂胸痛或穿刺部位淤青,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部分患者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心悸或心跳不规律,这与心肌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术后3个月内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电极导管穿刺处出血。少数患者可能因术中导管操作导致血管损伤,表现为局部血肿或假性动脉瘤,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心脏穿孔或心包填塞,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需立即就医处理。
术后出现持续性房颤复发或新发房扑属于治疗失败范畴,可能与消融线路不彻底有关。部分患者消融后出现窦房结功能异常,表现为心率过缓需安装起搏器。消融部位靠近食管时可能造成食管损伤,引发吞咽疼痛或发热症状。消融术中X线透视带来的辐射暴露可能增加远期肿瘤风险,但现代三维标测系统已显著降低辐射剂量。术后抗凝治疗不当可能引发脑卒中或出血事件,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术后应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3-6个月,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提重物,防止穿刺部位出血。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需立即急诊。术后6个月内避免桑拿、潜水等可能影响循环系统的活动,康复期间建议在心血管专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