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癌症晚期患者可通过药物镇痛、放射治疗、神经阻滞、心理干预、物理疗法等方式缓解疼痛。疼痛管理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方案,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阿片类药物如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控制中重度癌痛的核心选择,需遵循阶梯给药原则。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用于轻度疼痛,辅助药物如加巴喷丁胶囊可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用药期间需监测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针对骨转移引起的局部疼痛,体外放射治疗能有效破坏肿瘤细胞。单次8Gy照射或分次30Gy方案可显著缓解疼痛,起效时间约2-4周。对于多发性骨转移可采用放射性核素锶-89治疗,需注意骨髓抑制风险。
腹腔神经丛阻滞适用于上腹部肿瘤疼痛,通过注射无水乙醇破坏传导神经。硬膜外腔连续镇痛可经导管给予局部麻醉药,适用于双侧躯干疼痛。这些介入治疗需由疼痛科医师评估后实施,可能出现短暂低血压等并发症。
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调整对疼痛的灾难化认知,音乐疗法通过刺激大脑奖赏系统提升痛阈。专业心理咨询能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团体支持治疗可增强社会支持系统,这些方法需与躯体治疗同步进行。
经皮电神经刺激通过低频电流干扰痛觉传导,冷热敷可暂时缓解局部疼痛。适度按摩能促进内啡肽分泌,但需避开肿瘤部位。体位调整使用记忆棉垫可减少压疮风险,所有物理干预均需评估患者耐受度。
癌症晚期疼痛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家属应协助记录疼痛日记包括发作时间、强度评分和缓解措施。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定期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鱼肉泥,避免辛辣刺激。根据体力状况进行床边被动关节活动,播放舒缓音乐转移注意力。出现爆发痛时立即联系医护人员,不要自行调整镇痛方案。疼痛控制目标应达到数字评分法3分以下,确保患者基本生活质量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