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是怎么回事

2.95万次浏览

于淑霞 副主任医师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食道炎可能由胃酸反流、感染、药物刺激、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抑酸治疗、抗感染治疗、调整用药、抗过敏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1、胃酸反流

胃酸反流是食道炎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配合抬高床头、避免餐后平卧等生活方式调整。长期胃酸刺激可能导致食管黏膜糜烂甚至巴雷特食管,需定期胃镜复查。

2、感染因素

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感染性食道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表现为吞咽疼痛、胸骨后不适。确诊需通过内镜取活检,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氟康唑胶囊、阿昔洛韦片等抗感染药物。艾滋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出现吞咽困难时需警惕巨细胞病毒性食道炎。

3、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多西环素片等药物可能直接损伤食管黏膜,导致药物性食道炎,常见症状为突发胸痛伴吞咽困难。预防措施包括服药时保持直立姿势并用足量水送服,发生损伤后需暂停致病药物并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

4、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道炎属于慢性过敏性疾病,可能与食物过敏原诱发免疫反应有关,表现为进食梗阻感、食物嵌顿。诊断需结合内镜下食管环状皱襞表现和黏膜活检,治疗需避免已知过敏原并使用氟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局部抗炎,严重者需口服泼尼松片。

5、免疫系统异常

克罗恩病、硬皮病等系统性疾病可能累及食管引发炎症,常伴随原发病的其他表现如腹泻、皮肤硬化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剂,合并食管狭窄时需内镜下扩张治疗。

食道炎患者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进食时细嚼慢咽。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定期随访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发作的食道炎可能增加食管癌变风险,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