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睡觉一直扭来扭去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胃肠不适、皮肤刺激、睡眠环境不适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伴随症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婴幼儿睡眠周期短,浅睡眠阶段会出现肢体扭动、皱眉等动作,属于正常神经发育过程。此时无须干预,避免频繁抱起或喂奶打断睡眠节律。可保持室温22-26摄氏度,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外界刺激。
可能与喂养姿势不当、乳糖不耐受有关,表现为扭动时伴随哭闹、腹部膨隆。家长可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若持续存在,需排查牛奶蛋白过敏,必要时更换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湿疹、尿布疹或衣物摩擦可能导致皮肤瘙痒。检查颈部、腹股沟等褶皱部位是否有红疹,及时更换尿布并使用氧化锌软膏。选择无荧光剂衣物,洗涤时彻底漂洗残留洗涤剂。
过亮光线、噪音或床垫过硬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使用遮光窗帘,保持环境噪音低于40分贝。床垫应选择软硬适中的椰棕材质,定期除螨消毒。睡前1小时避免剧烈玩耍。
可能引发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夜间频繁惊醒、多汗。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每日户外活动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监测血钙水平。
家长应记录宝宝扭动发生的具体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若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呕吐、生长发育迟缓,需就诊儿科排查胃食管反流、癫痫等病理性因素。日常可建立固定睡前程序,如温水浴、抚触按摩,帮助建立昼夜节律。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或易致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