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焦虑药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苯二氮䓬类药物相对安全性较高,主要有舍曲林片、艾司西酞普兰片、氟西汀胶囊、劳拉西泮片、奥沙西泮片等。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舍曲林片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调节脑内5-羟色胺水平改善焦虑情绪。适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等疾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头晕、食欲下降,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逐渐减轻。该药依赖性较低,长期使用需定期评估疗效。
艾司西酞普兰片对5-羟色胺转运体具有高选择性,可缓解焦虑伴发的躯体症状。常用于惊恐障碍和强迫症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较少,老年患者需注意剂量调整。用药初期可能出现短暂嗜睡,避免突然停药。
氟西汀胶囊半衰期较长,适合需要稳定血药浓度的焦虑患者。对伴随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效果显著,起效时间约2-4周。服药期间须监测情绪变化,青少年患者用药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劳拉西泮片作为短效苯二氮䓬类药物,能快速缓解急性焦虑发作。适用于手术前焦虑或应激相关障碍,建议短期使用以避免耐受性。可能引起注意力下降,驾驶或操作机械前慎用。
奥沙西泮片代谢产物无活性,肝功能异常者适用性较好。对广泛性焦虑的肌肉紧张症状有缓解作用,老年患者起始剂量宜减半。长期使用需逐步减量,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戒断反应。
抗焦虑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和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中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摄入过量咖啡因和酒精,练习腹式呼吸或正念冥想可辅助缓解焦虑症状。若出现持续心悸、失眠等表现,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